如果车圈有“名人堂”,那马自达一定能入选一台转子发动机,几乎改变了这家日本广岛车企一辈子的命运……当年这家以制作软木塞白手起家的“东洋工业株式会社”(马自达前身),并不是一直都顺风顺水。在年8月6日那天,一颗原子弹(二战广岛事件)彻底改变了这家企业的命运,几乎成废墟的东洋工业株式会社在第一代社长松田重次郎临近生命末尾时,嘱托给了其长子松田恒次。松田恒次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用心,把这家当时就主营制造汽车的企业打理得井井有条,时间至20世纪60年代,当时“精明”的西欧与美国看到了战后的日本发展得有模有样,甚至影响到了自家的本土企业,于是以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要求日本“大开国门”,推行自由贸易化,一下子大量的外部产品涌入日本国内,在战后经营得当的日本企业,一时间又再次被掌掴在了海外诸多列强的手心里。年,日本怀着让重生的企业团结起来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初衷,因此在日本内部开始讨论实施《特振法》法案的可能性,《特振法》简单的说就是,在汽车业内,没有独立技术的中小型企业必须被合并,只能留有3家,那答案显而易见,在当时日本能留有的3家车企,其实就是丰田、日产和三菱。而东洋工业株式会社就是法案里的中小型企业。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松田恒次当头棒喝,他心中唯一在想的就是,“我不能让公司被合并”。离《特振法》实施的日子越来越近,松田恒次没有时间再犹豫了,决定去寻找能让公司存活下去的独立技术。在当年,遇到了东洋工业株式会社命运里最重要的一个技术,也就是转子发动机,同时开启了转子在历史上的序章!汪克尔发动机尚未成熟,现实是残酷的当时西德有家名为NSU的企业,手里攥着一项发动机专利技术,由菲利克斯·汪克尔(FelixWankel)博士发明,所以以此得名为汪克尔发动机,这也是转子发动机的原生名字。那么,汪克尔发动机为何能被东洋工业株式会社相中呢?我们来看下汪克尔发动机的工作及结构原理。汪克尔发动机不同于传统往复式活塞发动机,其最大的区别是无活塞旋转式四冲程结构让它的生产制造变得相对简单,此发动机由转子外壳、转子、侧边外壳、偏心轴、气封等零部件构成,没有传统内燃机活塞、连杆以及配气等机构,并且在部分结构上都采用了铝合金制造,所以体积小、制造工艺不复杂、重量轻就是它一个鲜明的优点。而汪克尔发动机最核心的部件也就是转子本身,三角状的转子被安置于转子外壳内,同时转子又安装在偏心轴上,当这根偏心轴旋转工作时会带动转子进行偏心旋转运动,当在旋转的过程中,转子的三个面又恰巧将转子外壳内部分割成三块独立的气室,而这三块独立的气室会随着转子的旋转而不断变化,也因此才能完成传统内燃机四冲程的过程,同时正因为旋转做功的关系,汪克尔发动机运转时也出奇地平顺。不过,汪克尔发动机最为厉害的技术在于,普通的往复式发动机做一次功,曲轴则需要旋转两圈,而得益于汪克尔发动机特殊的结构,从而使得转子转一圈就能完成三次四冲程的过程,同时偏心轴则转了三圈,也就是可以理解为转子与曲轴之间的转速比为1:3,即当汪克尔发动机转速在转的时候,实际转子在单位时间内只有转,说人话就是在排量较小的同时,输出较大的动力,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神机”吗?的确,在当时,除了东洋工业株式会社外,例如奔驰、铃木、雪铁龙以及通用等车企都纷纷投来了充满爱意的“橄榄枝”,就连中国也有参与其中,不过历史告诉我们,现如今也只有东洋工业株式会社(马自达)坚持到了现在。因为当年的汪克尔发动机只是一台实验机型,虽然优点明显,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完美解决,持续运转时间和耐久性等都是不可避免的难题,当年没有一家车企有能力达到量产水平。但东洋工业株式会社已经无路可退,当机立断,用企业全部身家寻求合作!而与之换来的则是支付汪克尔发动机10年专利授权费用2亿8千万日元,这可是相当于当时东洋工业株式会社名员工一年的薪资水平;未来每搭载一台汪克尔发动机车型就要支付给NSU企业一定的专利费用;东洋工业株式会社未来无条件将研发专利权给NSU企业。这绝对不平等的条款也让东洋工业株式会社百般无奈,而松田恒次则毫不在意,干就完了!“转子47士”诞生,攻克转子发动机技术难题能让他如此果断决绝的,是因为在东洋工业株式会社里有个“灵魂人物”—山本健一,他也是我们所熟知的“转子之父”。山本健一心知自家企业的处境,在内部精心挑选了除他之外的另外46名杰出工程师,这47人被称为“ロータリー47士”,就是转子47士,同时部门也命名为转子研究部,而汪克尔发动机顺理成章的也更名为转子发动机。哪怕在电脑前码字的我,当下也能感受到这47人无比巨大的压力,等于就是整个企业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而转子发动机却没有丝毫疼惜他们。上文就说了,转子发动机是通过转子旋转将三个气室分隔开,才能完成做功,而将气室分隔开则是通过三个顶角处都有一个叫“径向密封片”的结构来完成,那么在密封片材料的选用上就变得最为至关重要,如果材料耐久度不够导致过度磨损,就会密闭性不佳,而材料过于“硬核”,转子发动机负载较大时,则会在气缸内壁上留有划痕,这些划痕有个响亮的名字,“悪魔のつめ跡”恶魔的爪印。在经过了一段毫无突破的“空窗期”后,转子发动机工程师们发现这些划痕与三个顶角处的封条固有振动波频有关,同时“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年终于找到了一种特殊并且耐磨的碳素铝合金材料,最终在当年夏天,东洋工业株式会社自豪地宣布,转子发动机可以实现量产了!坚持、执着终究得到回报,活生生被逼成“技术宅”回过头来看,在年实施的《特振法》法案在三年后也就是年已废除,可不知道是上天的捉弄,还是命运的安排,活生生把东洋工业株式会社逼成了“技术宅”,那么东洋工业株式会社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开始赚钱!年,世界首台搭载量产转子发动机的跑车CosmoSport横空出世,其搭载10A型双转子发动机,由两个cc的转子串联组成,其不到1.0L的排量,在当时就能压榨出匹马力,最高转速达转,比它大一倍排量的主流车型也不过如此而已。转子发动机发展受阻,24小时勒芒赛事终究夺冠之后东洋工业株式会社全面开始布局转子化车型,还于年成功登陆了北美市场,看似前景一片光明,只可惜在同年12月,美国由一名名叫艾德蒙德·马斯基议员提出并通过了一条年修订的《大气净化法案》,也就是著名的《马斯基法案》,总的来说,就是要在5年之内把尾气中的有害物质降低90%,这在当时可谓是天方夜谭,不过这没能难倒东洋工业株式会社,通过自己的技术手段,终究在年成为第二个通过《马斯基法案》的企业,而第一个,大家应该也知道,就是研发出CVCC发动机技术的本田!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年10月,美国石油危机爆发,除了美国当地的那些大排量车型以及部分企业受到牵连外,搭载转子发动机的所有车型无一例外全都销量不佳,正因为转子发动机特殊的结构导致燃烧室形状不利于燃油混合气充分燃烧,火焰传播路径长,再加上转子实际在单位效率时间内的喷油量比一般传统往复式发动机来得多等方面,所以排放差、油耗高的转子终究面临着“天妒英才”的尴尬局面。在年,山崎芳树接任东洋工业株式会社社长职务,随即调整了企业经营策略,把转子发动机从全系搭载换装为只搭载在性能类运动型车上,并且在年推出了除RX-2、RX-3、RX-4、RX-5之外,最让广大车迷至今都神魂跌倒的RX-7车系系列,第一代RX-7搭载一台代号为12A的双转子发动机,由两个排量为cc转子所组成,最大马力为匹。而第二代代号为FC3S的RX-7搭载了一台代号为13B双转子发动机,最大马力为匹;到了第三代代号为FD3S的RX-7上,其依旧搭载了一台代号为13B系列由两个排量为cc转子所组成并使用双涡轮设计的转子发动机,最大马力去到了匹,在当时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动力表现。而在年底,RX-7TypeR和TypeRS这两款车型得益于发动机再一次经过了优化调校,使得这两款车型的最大马力去到了当年“君子”协定的匹,并成为日本著名的四大超跑之一,RX-7在历史上也成为了一部经典的“神车”。时间轴拉回年,凭借山崎芳树的经营策略,也让东洋工业株式会社有了一丝闲暇时间,并把精力放在了赛道上,而在年,企业正式更名“马自达”!其实在年,马自达就已经以转子供应商的身份“入驻”24小时勒芒系列赛,可惜这台转子的表现平淡无奇,以至于在年,马自达亲自参赛以此为转子正名。众所周知,24小时勒芒赛事最重要的就是考验车辆的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而搭载转子的RX-赛车在年才完成一整场比赛,成绩可谓一般。但马自达并不气馁,在年马自达B车型包揽了组别前三,离全场总冠军也只有一步之遥,但此时传来了一则惊为天人的消息,勒芒赛事规则大改,其中的一条就是对发动机排量、缸数、发动机形式无限制以及燃料消耗总量0L限制的C2组别至年取消该级别,马自达就在这组,也就是说留给马自达夺冠的时间不多了。而马自达这次倚仗B赛车,这台搭载了4颗转子、最高转速去到转、最大马力为匹,代号为R26B的转子发动机,由于燃料消耗总量的限制,最终把这台发动机的最高转速封印在转,最大马力为匹。在年,也就是马自达有望夺冠的最后一年,面对欧洲众多知名豪强,马自达凭借超第二名两圈的成绩这次终于如愿夺冠,也成为了第一个在24小时勒芒赛事中夺冠的亚洲汽车制造商,也是唯一一个搭载转子发动机车型夺冠的车企,之后马自达转子发动机也无情被欧洲人禁赛……年,荣誉加身的马自达推出了马自达RX-8,这台搭载了Renesis双转子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轿跑车也让国内车迷能体会转子发动机高转时所带来的魅力,而随着近些年排放政策的日益严苛,RX-8也于年正式停产,这也意味着转子发动机就此谢幕。转子发动机这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但马自达这家车企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往后的高压缩比SKYACTIV系列发动机、SKYACTIV-X系列发动机等等的新技术,都说明了马自达是家执着且不随大流的小众车企,并且它也一直没有停止对转子发动机的研发,目前最新的MX-30上所搭载的“发电机”就是一颗不折不扣的转子发动机,虽然它从今往后不作为发动机而驱动车辆,但其同样被应用在了量产车型上,只要有马自达在的一天,转子永远不会消亡。这样的马自达你喜欢吗?反正我是爱了。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TheEnd--推荐阅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asongsen.com/yssjp/8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