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末,当东洋工业株式会社(马自达的前身)成为第一批WANKEL俱乐部成员时,马自达并没有十足的信心认为转子发动机可以改变历史。60年后的今天,当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品牌再陪伴马自达研发转子发动机时,马自达却用这辆RX-Vision概念车宣布了转子发动机的回归。
那么马自达和转子发动机是怎样开始的呢?日本二战结束后大概15年的时候,也是日本经济高速成长的时期。所以马自达决定进军乘用车市场。当时日本政府计划对汽车产业进行整合,好在自由贸易的背景下跟其他大型外国品牌抗衡。当时日本政府的构想是把10个本土的汽车品牌整合成三个大型集团,其中把丰田、日产和马自达合并成专门生产乘用车的一个品牌;然后日野、五十铃和王子合并成专门生产商用车和特殊机械的一个品牌;最后斯巴鲁、大发、本田和铃木则合并成专门生产轻型车(K-car)的品牌。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马自达就很有可能被另外两家大企业所吞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危机。作为那个年代“小禾才露尖尖角”的日本品牌,马自达意识到转子发动机是实现品牌独立自主的一个有效途径。于是在年,马自达买下了转子发动机的专利并迅速发展壮大。
就像以上那些汽车品牌最终放弃转子发动机那样,为何只有马自达一家企业能够造出量产的转子发动机车型,并将转子发动机发扬光大呢?历史对马自达品牌的性格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你很容易理解为何生活在广岛人民会视马自达为最好的日本汽车品牌,而在一定程度上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奋斗史同样也体现着广岛精神。
“NeverStopChallenging”是当年依靠转子发动机参加勒芒赛事的马自达厂队的口号,而不断挑战的广岛精神也帮助那辆B成为勒芒历史上唯一一辆转子发动机冠军车。
轻快,直接,很难想象这种感觉是以上这些马自达转子发动机经典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能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拥有如此出色且成熟的驾驶质感,马自达以及当时的日本汽车品牌的确值得人们敬佩。这些最为纯粹的日本车并不是大家最初了解的日本车那样节省成本、大批量生产、薄利多销的形象,而如今的我们或许也应摘下有色眼镜,用更成熟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日本车。
广岛的马自达工厂以及博物馆讲述着马自达从50年代开始至今艰苦奋斗的故事,接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被边缘化的转子发动机以及几年前关于RX-8的黯然神伤都未曾动摇过马自达对于转子发动机的信心。所以我们就能够明白马自达为何要坚持对转子发动机的开发,并成为唯一一家把转子发动机投入量产的企业。这个过程是很孤单的,但这个过程却是一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挑战。就像马自达当年最终实现既定目标量产转子发动机那样,转子发动机以及那段历史早已成为如今马自达独特的企业形象和文化,它不仅仅可以被我们这些后人铭记,它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当然它也可以令如今的马自达推出那辆RX-Vision概念车,继续转子之路。
欢迎收看本期《四万说车》之马自达和转子的不朽爱恋(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